新闻中心

咨询热线:
137-0581-4499
邮件:jsmf@jsmfkj.cn
电话:0523-83761889
地址:江苏泰州兴化张郭南甸工业园区
PC片目前还在10nm以上,这是为什么?
PC片目前还在10nm以上,这是为什么?
一提及芯片,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国内芯片行业的处境有多难,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用上国产芯片?但我们要相信,这一天终究会到来!
但今天不讨论这个,而是谈谈芯片行业中,一个比较怪异的事实:比手机芯片发展更早,按理说应该更先进,但为何现在手机芯片大都是7nm,而它还在10nm及以上?
要想了解其中的原因,首先要了解对芯片而言,最重要的三个指标:「频率」、「功耗」和「散热」。
频率
CPU的频率一般决定着手机或者PC的运行速度,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频率由过去的Mhz发展到了现在的Ghz。
在这里所说的CPU频率,一般是指CPU「主频」,除了主频外,还有「倍频」与「外频」之分。它们之间的关系为:主频=外频×倍频。
其中「外频」指的是CPU的「基准频率」,单位是MHz。它代表的是CPU与「主板」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(也可指内存与主板之间)。简单来说,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,可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,速度越快,反应越快。
「倍频」这个概念,在早期的CPU中,是不存在的,其原因是:那时候CPU的主频与系统总线的速度几乎一致。
但随着技术的发展,CPU速度越来越快,内存、硬盘等已经跟不上CPU的速度了,而倍频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通过CPU-Z可查看相应频率
如果把外频看作是机器内的一条生产线,那么倍频则是生产线的条数。CPU一般在出厂的时候,倍频基本上是锁死的,所以一般只能对主频进行改动。
通常来讲,在同系列CPU中,主频越高就代表速度越快,但对于不同类型的CPU,它就只能作为一个参数进行参考。所以,手机芯片中的主频和PC中CPU的主频,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,没有可比性。
功耗
「功耗」是所有电子设备中,都存在的一个指标。它指的是设备在工作时,单位时间内,所消耗的能源数量,单位为W。说人话:其实就是指耗电量。
而在CPU中,功耗一般指的是「TDP功耗」,也被称为热设计功耗,它反应的是一颗CPU达到最大负荷的时候,释放出的热量,但它并不等于CPU真正的功耗(TDP是小于实际CPU功耗的)。
当然,功耗和发热量几乎是成正比的,目前CPU厂商也越来越重视CPU的TDP功耗,希望在提高CPU主频下一并降低TDP功耗,也就是增强性能的同时,减少发热。
散热
CPU散热,就目前来说,它是一个独立的系统,与CPU本身属性并无关系,但它却是决定CPU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点所在。
我们都知道,CPU在工作时,会产生大量的热,如果不将这些热量及时散发出去,轻则导致死机,重则CPU可能会面临被烧的风险,所以散热就扮演着将热量排除,达到及时给CPU降温的角色。
现在的散热系统一般分为三种,「风冷散热」、「水冷散热」和「传导散热」。在PC端,大多数以风冷和水冷为主,而在手机端,大部分就是传导散热了。
上述就是对“PC片目前还在10nm以上”原因的解答,更多文章,请查看本栏目。